工業數字化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與廣度融入制造業的各個環節,通過一系列創新應用,實實在在地推動著企業效率的變革與安全水平的提升。
在提升人員效能方面,增強現實(AR)和虛擬現實(VR)技術展現了巨大潛力。以博革必旺集團為某家電企業設計的AR輔助裝配系統為例,該系統為新員工提供了沉浸式的裝配指導。新員工只需佩戴AR設備,眼前便會清晰顯示出虛擬的裝配步驟、零部件位置及操作說明。這種直觀、交互式的培訓方式,將原本長達15天的培訓周期驚人地壓縮至僅需3天,極大地縮短了上崗時間。同時,該系統還能在實景中疊加生產數據與設備參數,幫助管理人員優化產線布局與作業流程,從而持續提高生產效率。
同樣,上海汽輪機廠通過引入工業大模型,實現了零部件的自動出圖,使得設計效率提升了10倍。在設備調試環節,該廠借助VR技術構建了遠程協作平臺,專家即使遠在千里之外,也能通過沉浸式的虛擬環境“親臨”海外工廠現場,對設備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精準指導。這一創新有效破解了跨國調試的難題,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與差旅成本。
在數據驅動決策層面,邊緣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正發揮著關鍵作用。研華科技的邊緣可視化產品(如TPC-300 EHL系列)在鋰電行業成功應用,它們連接各類物聯網設備,實現對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控。結合HMINavi軟件,系統可在本地完成數據運算并及時與云端同步。某電池組裝線采用該方案后,對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的追溯效率提升了70%,使企業能夠快速定位生產環節中的問題并迅速做出調整。
此外,物聯網技術也讓安全管理變得更加智能和動態。例如,博革必旺集團的智能看板集成了物聯網模塊,可實時同步設備狀態數據,讓管理人員對生產現場一目了然。某化工企業則創新地將BIM模型與安全標識相關聯,實現了安全標識的動態化管理。當設備狀態或生產環境發生變化時,相關的安全標識能夠自動、及時地調整,響應效率提升了50%,為生產安全增添了有力保障。
綜上所述,從AR/VR賦能的人機協作,到邊緣物聯網實現的實時智能決策,這些鮮活的案例共同表明,工業數字化已不再是遙遠的概念,而是正在轉化為提升效率、保障安全、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。